05 9 月 【走走新加坡】新加坡集郵博物館
百年古屋打造新加坡集郵博物館,館內收藏大量郵票、古今郵筒,讓遊客透過不同時期的郵票,了解新加坡歷史,新加坡街頭景點賣的明信片都差不多,不想都只是景點照,想買特殊精緻版,那你一定要來新加坡集郵博物館。
【新加坡集郵博物館 singapore-philatelic-museum】位於行政區,搭地鐵或公車到【政府大廈站 city Hall】,步行即可抵達。
集郵博物館,附近有亞美尼亞教堂、福南科技廣場等景點,關於行政區景點更多內容可以參考:
【走走新加坡】行政區 古典建築藝術之旅
之前看旅遊書沒有介紹到這裡,網上爬文據說是不用門票,請注意,是要門票的喔!
郵政博物館
│費用:成人S$6 (約NT$140)、兒童S$4 (約NT$95)
差點也要給各位錯誤訊息,因為一開始他們沒有收門票,我們買完郵票都出來了,是想要回去借個廁所,結果就被補收了6元/人,雖然說是應該要給的,但還是不免覺得這趟洗手間,也太貴了。
一進博物館,左手邊就是販賣紀念品的地方,有各種郵票、明信片,真的精緻很多,價錢也比較高,想在這買到五毛一張,是不可能的喔。
另外看到這一整排的迷你郵筒,也太可愛了吧!
可惜沒有對外販售。不然我覺得很適合拿來收藏耶。
新加坡集郵館,並不是用透明櫥窗展出所有的郵票,如果是這樣,就太沈悶了。
這裡的展出不限於郵票,一二樓不同房間不同主題,當天去的時候還有些地方正在裝潢,因為這樣,參觀這裡的展出內容,出乎意料的活潑生動,真的不無聊喔。
這紅色的郵筒,是在香港回歸大陸之後,由香港郵政捐贈的,代表著【殖民時期的郵筒】。
香港的郵筒過去都是從英國訂製運送,以生鐵鑄成,一個郵筒的重量就達到400公斤。早期郵筒上面都會有當時的皇朝以及編號,像這個郵筒上的ER只的就是「伊莉莎白二世」時期的郵筒喔!
【集郵俱樂部】
在這個展區,展示各國郵票精選,
以年代劃分,
拉開就能看到那個年代的郵票存檔。
新加坡各區的代表郵票。
代表世界各地的郵票,為什麼台灣沒有?嗚。
好不容易發現台灣的郵票,卻是「哈利波特」?
來拍一張以你為頭像的郵票吧!這當然是趣味而已啦,館內有真的設計郵票的活動,應該是另外收費,因為我們這次目的單純是來買郵票,所以就沒太注意其它活動。
這個主題區,你可以了解一張郵票是怎麼製作出來的,包含從檔案、紙張到打印。
除了紙張,還有什麼可以做成郵票的材料,還真是無奇不有,最特別是「會唱歌的郵票」,因為是用唱片做成的,裡面還有收錄歌曲喔。不過因為成本太貴,並沒有實際用來郵寄。
畢竟有些設計就是好玩,真正要實用普及,還是得把創新的idea折衷一下。
郵差的服裝,各國都不太一樣呢。
不過最一開始的服裝並不是這樣,新加坡第一位郵差,名字不可考的馬來人,撐著油傘光著腳丫,頗具有浪跡天涯藝術家的氣質阿。
特愛牛皮紙呈現的老舊感,加上這個棉繩,就是特別有質感,現在許多商品也喜歡用這樣的包裝阿。
展示各種不同的郵筒,也是一個見證歷史的產物。
用來收納掛號信的【木櫃 Wooden Cabinet】,右後方黃色的郵筒,是新加坡過年過節才上街服務的黃色方型手提郵筒。
【燈柱郵筒 Lamp Posting Box】,這樣的郵筒成本比較低,在郵件量比較低的區域,會設置在燈柱或電線桿上。
【皇族郵政滑道 Royal Mail Chute】,一開始是由美國郵政在1958年建造,郵件可以從12樓滑行到2樓,郵差不用一層一層去收,只要到一個定點取件,很方便。
這區應該屬於主題展的部份,現在看官網已經沒有這區。這是展示國父孫中山的小主題。
就算是主題區,也是很用心佈置。連地磚欄杆都很講究。
這是國父孫中山13歲的時候到夏威夷讀書時的成績單,一開始因為不懂英文,成績不理想,後來成績突飛猛進還得到獎項,可以說國父其實很有語言天份阿。
國父孫中山的手稿信件,英文版喔。
這區比較有童趣,而且會以當年的生肖來作改變,
配合主題,有一個考古的小遊戲。用小刷子慢慢刷開,然後就會看到龍的化石。
這裡也有展出國內外珍貴明信片,可以從照片中看到市容的轉變歷史。
文物室,展出過去的生活文化。
很復古的理髮看板,
「瓜子」大家應該不陌生,但是看完解說才發現是有其特殊意義。在農曆過年的時候吃越多瓜子,代表多子多孫多健康喔。
看完了新加坡集郵博物館,分享得很零碎,建議大家可以先到網站看現在展出什麼內容,再考慮要不要去參觀,如果對郵票很有興趣,不用說,那是一定要去的囉。以6元新幣的門票,可以看到這麼多不同用心的主題,我覺得挺值得的。
singapore-philatelic-museum 新加坡集郵博物館
│地址 : 23B Coleman Street
│電話 : 65-6337-3888
│開放時間 : 週一13:00~19:00 週二~週日 9:00~19:00
│MRT : City Hall 政府大廈站
│網站 : www.spm.org.sg
想看更多新加坡好吃好玩訊息,更多內容都在《 自由走在新加坡 》
No Comments